年均增速12.2%!安徽領跑長三角地區
決勝“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守護國門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
時間:10月29日(周三)上午10:00
地點:省行政中心
主持人章蓉生(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繼續舉行“決勝‘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很高興邀請到合肥海關關長周榮球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十四五”時期,合肥海關守護國門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情況。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副關長李燕女士、副關長何永佳先生,他們將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合肥海關關長周榮球先生作情況介紹。

周榮球(合肥海關關長):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我代表合肥海關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關注和支持合肥海關工作的各位媒體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今天,我們就合肥海關“十四五”以來守護國門安全、服務安徽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與大家進行交流。
“十四五”以來,在外部環境十分復雜的嚴峻形勢下,合肥海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紅其拉甫海關全體關員重要回信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忠誠履行“守國門、促發展”職責使命,著力提升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持續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全省外貿進出口規模由“十三五”末的5451.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8643.7億元,連續跨越了三個千億級臺階,今年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7262.5億元,同比增長15.7%;外貿總值在全國的排名由13位躍升至9位,穩居中部第一;“十四五”以來,我省進出口年均增速達到12.2%,領跑長三角地區。安徽“十四五”開放發展走過的歷程、取得的成績,海關既是親歷者、見證者,更是建設者、推動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提升監管效能,國門防線越筑越牢。海關承擔著守護國門安全的重要職責。我們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準確把握國門安全風險規律和安徽地域特點,持續完善全鏈條監管機制。累計監管進出口貨物近9000萬噸,查獲涉政、涉槍、涉賭等違禁物品1.1萬件,處置不合格商品1.3萬批次,有效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強化綜合治稅,累計征稅1068.3億元。保持反走私高壓態勢,查辦走私犯罪案件106起,對走私違法犯罪活動形成有力震懾。從蜿蜒的長江淮河水道到繁忙的空中口岸,從富饒的江淮糧倉到新興的產業高地,合肥海關全體關員為國把門、為民把關,用行動詮釋“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二是創新服務舉措,營商環境越來越優。化解企業的“急難愁盼”,就是海關的努力方向。我們連續4年開展“合暢”系列活動,出臺一攬子優化營商環境舉措,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助力合肥市成功入列全國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試點城市。積極支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助力外貿企業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全心培育企業主體,目前,全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達到1.3萬家,較“十三五”末增加近4000家;新培育AEO企業(即海關高級認證企業)80家,目前我省共有AEO企業131家。
三是聚焦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根基越來越穩。我們圍繞汽車產業、集成電路產業等安徽省重點產業,先后出臺支持“皖車快跑”、服務安徽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等定制化工作措施,推動安徽外貿結構不斷轉型優化。“十四五”以來,機電產品出口值占全省出口總值比重從“十三五”末的59%上升至超過7成,其中,汽車出口躍居全國第1;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總值比重下降至不足1成,我省產業鏈持續向中高端躍升,出口產品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不斷提升。
四是提升平臺能級,開放勢能越積越強。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對外開放平臺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安徽制造”鏈接全球市場的重要窗口。“十四五”以來,我們積極協調推動省內各類開放平臺申建,助力我省新增綜合保稅區1個、保稅物流中心(B型)2個。10月20日,蚌埠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正式驗收,目前全省共有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各6個,數量均居中部地區第1位。同期,合肥國際陸港成功爭創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蕪湖中歐班列順利開行,蕪宣機場貨運功能實現臨時對外開放,蕪湖口岸朱家橋港區擴大開放獲批、三山港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我們正用“平臺通道優勢”激活“市場優勢”,讓安徽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
五是擴大國際“朋友圈”,貿易市場越拓越寬。面對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新形勢,我們積極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RCEP等多邊貿易協定政策紅利充分釋放,助力我省出口產品暢銷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對外貿易“朋友圈”越擴越大,貿易伙伴遍布全球。今年前三季度,我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總值達3919.4億元,占全省貿易總值的54%,較“十三五”末增長8個百分點;對東盟、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安徽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下一步,合肥海關將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海關總署和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科學謀劃、主動融入,以更優監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嚴打私的新成效,為譜寫“十五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貢獻,努力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
我先介紹這些情況,接下來我和我的同事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謝謝!
章蓉生:謝謝周關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各位記者提問前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新聞單位。

中新社記者:優質的口岸營商環境是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請問合肥海關在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外貿企業獲得感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成效如何?
周榮球:謝謝您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合肥海關始終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立足海關職責、結合安徽實際,持續打造一流的口岸營商環境。
一是在政策供給上持續用力。“十四五”以來,圍繞助企紓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促進外貿穩量提質等方面,我們開展兩級關長暢聯企業活動,舉辦“關企同行、合暢發展”座談會,推出“關長送政策上門”等34個符合安徽省情、契合社會關切、具有海關特色的專項活動,出臺相關創新和服務舉措246條,解決企業關心的業務改革、信用管理、稅費減免等各類急難愁盼問題868個,惠及全省外貿企業3000余家。
二是在服務產業上持續發力。我們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據勢而起,深化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改革,加快產業所需關鍵進口設備和原材料通關速度;持續推進戰新產業進口危化品智慧檢驗模式應用,率先在全國海關落地戰新產業進口危化品檢驗“白名單”制度,屬地檢驗作業平均時長壓縮90%、減少物流倉儲成本45%。幫扶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在出口農食產品等領域推廣“遠程屬地查檢”改革,實現出口“零延時”,同時加強技術指導和風險監測,指導企業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和農產品溯源機制,提升產品質量控制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不斷提高農食產業鏈整體韌性和國際競爭力。
三是在惠企便企上持續加力。我們把為企減負增效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在“降成本”方面,我們充分釋放減稅降費政策紅利。比如,落實中歐班列境內段運費稅收扣減、水運貨物內河運費扣減等政策,確保“應減盡減”;同時,加快推動RCEP等貿易協定在我省落地,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原產地優惠政策宣講,確保政策紅利“應享盡享”。“十四五”以來,累計為全省外貿企業簽發原產地證書62.8萬份、享惠貨值3129.7億元。在“提效能”方面,我們積極推廣“兩步申報”新模式、取消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企業備案、對符合要求的法檢商品免于重量鑒定和品質檢測,對進出口貨物申報項目持續進行“瘦身”,讓企業對高效便捷的通關體驗可感可及。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將與相關部門一道,以更大的力度、更優的服務,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安徽外貿發展保駕護航。

安徽日報記者:周關長剛剛提到了,安徽正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對外物流通道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請問合肥海關在推動對外物流大通道建設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李燕(合肥海關副關長):安徽省通江達海,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區位優勢明顯,“十四五”以來,合肥海關全力助推安徽構建“水陸空”立體化國際物流大通道,通過優化監管模式、提升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一系列務實舉措,推動安徽對外物流大通道建設邁上新臺階。
在水運方面,我們積極推動省內港口融入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聯動接卸”監管模式在全省水運口岸實現全覆蓋,省去轉關申報和二次運抵等通關手續,據企業反饋,可壓縮50%的轉駁運輸時間、30%的境內運輸成本;實施“直裝直提”作業模式,進出口貨物僅需在碼頭裝卸1次,壓縮90%在港停留時間。“十四五”以來,我關通過“聯動接卸”模式監管集裝箱5.57萬標箱、“直裝直提”模式5.58萬箱次。
在陸運方面,今年2月起,全面推廣中歐班列“鐵路快速通關”模式,將貨物在離境口岸查驗改為在本地查驗放行,班列貨物到達口岸后即可換軌出境,壓縮班列運輸周期1-2天,企業運輸成本降低30%。“十四五”期間,安徽中歐班列累計發運4029列,開行列數約占2014年開行以來總量的3/4,目前合肥中歐班列開行國際線路覆蓋20個國家、177個國際站點,蕪湖中歐班列開行線路覆蓋4個國家、14個國際站點,中歐班列跑出安徽“加速度”。6月,開展全省首單“鐵公多式聯運”業務,推動“一單制”貫通,全程運輸時間較傳統模式節省5-10天。7月,全省首票國際公路運輸車輛業務(TIR)成功在蕪湖落地,這標志著我省繼航空、鐵路、海運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順利打通。
在空運方面,全力支持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蕪湖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港建設,保障新開國際貨運航線,目前全省累計開通國際空運航線超20條,通達亞洲、歐美等主要經貿城市;持續推進“空陸聯運”“空空中轉”業務落地,試點“空側直通”監管模式,實現國際國內貨運高效聯通。“十四五”以來,合肥新橋機場口岸進出境貨運量年均增幅超過16%,預計今年貨運量可達4萬噸;蕪宣機場自去年4月首航以來,業務增勢迅猛,今年以來貨運量已突破萬噸。

安徽廣播電視臺記者:隨著安徽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傳染病輸入、外來物種入侵等風險不容忽視。請問合肥海關是如何防控口岸疫情和動植物疫情傳入的?

何永佳(合肥海關副關長):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個方面,下面我依次回答。口岸衛生檢疫是防范境外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關口,對于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至關重要,合肥海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續筑牢口岸檢疫防線。
我們針對不同傳染病流行特征和季節分布規律,按照“一國一策、一病一策、一口岸一策”要求,系統開展傳染病風險評估。強化口岸體溫監測、醫學巡查等衛生檢疫措施,持續提升快速篩查、精準檢測能力,通過“多病同檢”實現“多病同防”。“十四五”以來,已完成出入境人員檢疫72.6萬人次,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檢疫1.1萬架(艘),截獲病媒生物10.6萬只,其中田居異爪蠊、四條伊蚊為全國口岸首次截獲,有效防范疫病疫情經口岸傳播風險。
關于防范外來物種入侵,這是海關維護國門生物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提出20周年,海關強化口岸檢疫把關、嚴防外來物種入侵,是守護綠水青山的重要一環。合肥海關牢記職責所系、使命所在,積極健全國門生物安全預警防控體系,堅決筑牢國門生物安全防線。
我們持續加強境外動植物疫情信息監測,扎實開展“嚴防外來物種入侵三年專項行動”,針對非洲豬瘟、高致病禽流感、沙漠蝗等重大動植物疫病疫情,依法開展風險監測與分析研判;強化科技賦能,實現對“異寵”等活體檢測的智能化、快速化、精準化查驗,讓巨人恐蟻、紅頭弓背蟻等“異寵”無所遁形。“十四五”以來,合肥海關累計截獲外來有害生物6000余種次,有力阻截了動植物疫情傳入風險。
維護國門生物安全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借此機會,我們呼吁:請廣大公眾切實增強國門生物安全意識,出境旅游、“海淘”購物時嚴格遵守出入境檢疫規定,不攜帶、不郵寄禁止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共同守護好我們美麗的生態家園。

央廣網記者:近年來,“套代購”等走私違法犯罪活動社會關注度很高,請問合肥海關在打擊走私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何永佳:走私違法行為嚴重威脅國家安全,擾亂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必須堅持高壓打擊態勢。“十四五”以來,合肥海關會同公安等相關部門,開展“國門利劍”等聯合專項行動,針對走私違法犯罪領域突出問題,開展打擊整治,共立案偵辦走私案件106起,案值33.2億元,涉及偷逃稅款1.6億元,辦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案件,走私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下面,我給大家分享幾個有代表性的專項行動及成果。
首先是為查緝毒品走私開展的“使命”行動。毒品不僅嚴重危害群眾身心健康,更會破壞家庭幸福、侵蝕社會根基,徹底鏟除這一毒害,守護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就是我們矢志不渝的“使命”。“十四五”以來,我們共立案偵辦相關刑事案件36起,繳獲麻古、“聽話水”、三唑侖等各類毒品、國家管制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堅決將毒品拒于國門之外。
第二是為打擊各類走私瀕危野生動植物犯罪開展的“護衛”行動。“十四五”以來,我們共偵辦走私珍貴動物制品刑事案件9起,其中3起案件被海關總署列為一級掛牌督辦案件,查獲了高鼻羚羊角431根,穿山甲鱗片360.4公斤,象牙制品30余件。
第三是“藍天”行動,這是打擊洋垃圾走私的專項行動。我們對藏匿、偽報固體廢物等走私行為,實施全鏈條打擊,查獲退運廢紙漿、水洗羽毛等各類固體廢物677噸,堅決將洋垃圾封堵在國門之外。
第四是“護航”行動,這是聯合多部門開展的打擊整治海南離島免稅“套代購”走私專項行動。大家都知道,“套代購”主要通過收集免稅資格和額度,倒賣免稅商品進行二次銷售牟利。“十四五”以來,我們開展專項打擊和綜合治理,查辦相關案件24起,案值共計1800萬元,對違法行為形成了強大震懾。
今后,我們還將持續公布打擊成果,強化警示震懾,通過更有力的舉措實現更精準的打擊,以“更嚴打私”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人民群眾利益。

安徽交通廣播記者:前段時間,合肥海關發布了查獲假冒潮玩LABUBU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嚴重影響市場經濟秩序,請問合肥海關是如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
李燕:這個問題關注度很高,今年以來,我們在寄遞、旅檢等多個渠道查獲了假冒潮玩LABUBU的侵權產品。我們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進出口環節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提升企業維權意識和侵權應對能力,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重拳出擊,打擊進出口侵權行為。我們聚焦侵權多發領域,連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龍騰行動”、寄遞渠道的“藍網行動”,不斷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和治理力度。“十四五”以來,我們共查扣侵權貨物及物品51.7萬件,7個知識產權保護案件入選海關總署、長三角、安徽省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二是服務創新,保障企業維權便利。我們深入企業,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政策宣講、風險預警、預確認等服務,引導有進出口知識產權保護需求的企業積極申請知識產權海關備案。我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出口優勢企業由“十三五”末的31家增加到現在的42家。
三是深化協作,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質效。我們不斷加強與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的執法協作,深化侵權假冒的追蹤溯源、屬地管理和聯合執法,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
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提升知識產權海關保護質效,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護航創新發展行穩致遠。

安徽經濟報記者:近年來,創新已成為安徽的“金色名片”,能否介紹一下合肥海關在支持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和成效?
周榮球: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安徽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以平板顯示模組、集成電路為例,“十四五”期間,分別出口556.3億元、84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倍、9.9倍。合肥海關發揮職能優勢,支持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一是用足用好稅收政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進口設備及零部件種類多、歸類難等特點,我們主動將海關減免稅監管前置,提供歸類預審核、預申報等便利。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所需,我們精準施策,以減增效,大力推廣減免稅“ERP”快審模式,將人工審核優化為系統自動審核確認,實現免稅辦理“一鍵通”;試點“自報享惠”模式,貨物在報關時即可直接享受關稅減免,無需再經過事前申請審批,大幅壓縮申報時間與人力成本,實現了企業“申報即享惠”。
二是持續提升監管效能,促進通關高效便利。前面我也介紹了,合肥海關在全國率先應用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對于真空、防光、恒溫等特殊設備和原材料,在入境口岸僅作外形檢查,待運至企業合適環境后,由屬地海關拆封檢查,避免發生貨物損壞的風險。應用該模式以來,全省累計申報真空包裝貨物2.46萬批次,貨值877.5億元。針對光刻膠等關鍵原材料進口通關時效緊迫的問題,我們打造智慧海關應用場景,通過AR+AI技術識別和智能對比,企業人員使用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智能自檢,自檢結果實時推送至海關,關員完成驗核后即可放行,大幅提升監管效率。目前已有11家企業、500余種規格型號商品享受此項便利,企業評估每年可節約各類資金成本約70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通過業務改革和科技賦能,服務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共進,助推安徽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

國際商報記者:安徽是農業大省,特色農食產品眾多,請問“十四五”期間,合肥海關在促進安徽特色農食產品出口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李燕:“十四五”以來,合肥海關積極推動安徽特色農食產品出口擴規模、提質量、拓市場。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產業動能持續增強。我們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深化關地合作,持續優化監管服務。通過推廣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開辟鮮活易腐產品“綠色通道”、實行預約查檢等模式,實現通關“零等待”,幫助企業搶抓國際市場機遇。“十四五”期間,安徽特色農食產品出口穩步增長,稻種、蜂蜜等產品出口量穩居全國首位,其中,稻種出口5.7萬噸,貨值1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倍和3.9倍。此外,羽毛絨、茶葉出口量居全國前列,鵝肝制品、富硒水等產品實現了出口零的突破。
二是安全根基更加牢固。我們嚴守質量安全底線,通過實施“一品一策”精準管理,推動中藥材、大閘蟹、小龍蝦等特色產業基地和加工企業對標國際標準,建立了從田間地頭到裝運出境的全流程監管體系,確保產品持續符合國際市場要求,“徽字號”農產品的國際名片越擦越亮。
三是出口市場日益多元。我們加強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究與應對,加大出口企業對外注冊推薦力度,“十四五”期間成功幫扶300余家出口企業獲得相關國家(地區)市場準入。傳統優勢產品在鞏固原有市場的同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RCEP等新興市場出口規模持續擴大,市場布局更加均衡。
下一步,合肥海關將持續優化服務,既保障“帶露珠”的鮮活農產品快速通關,也支持更多“冒熱氣”的深加工產品揚帆出海。
章蓉生:“十四五”時期,合肥海關在履行“守國門、促發展”的職責中,不斷提升工作質效,有力推動了安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請各新聞單位對此進行充分報道。
今天上午發布會就到這里,再次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媒體記者們。再見!



皖公網安備 3415010200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