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區打好和美鄉村建設“三色牌”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金安區茶谷和淠河經濟帶建設中心 發布時間:2024-02-27 09:31
字號: 下載我要糾錯 打印 收藏

金安區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做規劃,實事求是謀發展。堅持黨建引領,筑牢戰斗堡壘;做大地方特色產業,促進富民增收;突出生態文明建設,讓農村留得住鄉愁。

強化黨建引領,打好“紅色為民”牌。以黨建引領建設為抓手,深化基層治理,發揮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作用,營造良好鄉風文明;建立健全“積分超市”等制度,全域推開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鄉村治理與建設;定期開展“最美村莊”“最美庭院”評選活動,全年評選出美麗村莊27個,美麗庭院1064戶,以家庭為單位參與人居環境整治,以家庭小美串聯鄉村大美;加大宣傳“文明家庭”“好婆媳”等先進典型事跡,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把黨建活力轉化為和美鄉村建設動力,把黨建成效轉化為和美鄉村建設成果,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壯大地方產業,打好“金色富民”牌。 金安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量力而行、分步推進”的發展思路,以“千萬工程”為牽引,結合村莊發展定位和資源稟賦,引導鄉村立足實際,不搞千篇一律,壯大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依托皖西大白鵝、金安脆桃等金安特色品牌,拓寬鄉村三產融合發展空間,突出鄉村特色優勢產業,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展現皖西鄉村獨特魅力。金安脆桃種植面積 13萬畝、產量值 16億元;皖西白鵝飼養量達 260 萬只,產值 18 億元;優質蔬菜(食用菌)種植面積32萬畝(次),產值 16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1.1萬畝,產值0.78億元;稻漁種養20萬畝,年稻蝦產值8億元;小龍蝦面積 18萬畝以上、產量達 3 萬噸,產值達 5 億元。全區“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總數已達到199個。

突出生態宜居,打好“綠色惠民”牌。“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良好的人居環境,是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是農村發展的寶貴財富。金安區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提高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備度、公共服務的便利度及人居環境的舒適度。實施改廁治污,推進衛生廁所進院入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糞污實現就地、就農資源化利用,完成67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污水整治覆蓋率達95%以上;開展“五改一清”,清理亂堆亂放,利用清理出來的閑置地塊打造微景觀51處;實行綠化亮化工程,組織“五小園”建設行動,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超50%,加大亮化改善村民出行與休閑條件。通過努力打通了鄉村環境整治“最后一公里”,同時對后續管護工作進行全程跟蹤和監管,實現了農村從臟亂差到凈亮美的轉變,村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標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