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六安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第二輪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閱讀次數: 信息來源:市政府辦發布時間:2023-08-21 09:29 字號:

六安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第二輪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全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事故發生,經研究,決定開展全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第二輪專項整治工作。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工作背景

2018年六安市開展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專項整治,共清理注銷實質性掛靠危險貨物運輸企業7家、掛靠車輛957輛。2020年交通運輸部安委會出臺《關于開展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交安委〔2020〕8號),重新定義了車輛掛靠認定標準,依據新標準,我市再次清理掛靠車輛,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近年來車輛更新業務不規范、統計數據不精準、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導致異地經營車輛較多、監管難度增大等問題發生。

二、整治工作目標

堅通過專項整治,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風險隱患,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和淘汰機制,打擊非法,保護合法,防止壟斷,降低風險。完善危險貨物充裝和裝載查驗、記錄等制度,切實強化危險貨物托運、承運、裝卸及車輛運行等全鏈條安全監管,積極推動構建“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信息化支撐、全鏈條監管”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防控體系,力爭逐年降低車輛臺數、徹底清理實質性掛靠,推動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市場健康發展,確保道路運輸安全。

三、整治任務及分工

(一)嚴格核查企業車輛及設備

1.核查企業是否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周期和頻次對所屬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進行技術等級評定,車輛是否到經備案且符合相應維修條件的企業進行維修,是否建立車輛技術檔案、實行一車一檔,是否使用報廢、擅自改裝、拼裝、檢驗不合格等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車輛,嚴把車輛年度審驗關。針對180日(含)以上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車輛進行年審、檢測或維護的,注銷其《道路運輸證》,并在媒體公告。(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核查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罐體合法性,確保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罐體屬于合法企業生產制造,依法查處非法車輛及罐體。(牽頭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核查全市常壓(承壓)車輛罐體生產企業,依法查處質量違法行為。(牽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4.核查全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數量,全面比對車輛信息,清理系統登記狀態不一致的車輛。(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二)嚴格核查企業從業人員

5.核查全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用工及勞務關系,督促全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從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規范建立勞動關系。(牽頭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6.核查專職安全管理員、駕駛人員和押運人員從業資格證及類別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建立健全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和教育培訓檔案、實行一人一檔,是否實行崗前培訓考核制度,是否定期、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是否開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防御性駕駛技術等專項培訓。從嚴查處違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的行為。(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嚴格核查企業經營行為

7.核查車輛運營行為。嚴查無相應資質的車輛運輸劇毒化學品、民用爆炸物品、煙花爆竹等行為;嚴把新車入戶登記關,依規查驗車輛質量和外部標識等,對不符合規定的不予登記;對達到報廢標準的車輛依法強制報廢,監督銷毀,每月匯總一次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注銷情況并抄告相關部門;落實《全市高風險運輸企業交通安全隱患整改長效機制》,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駕駛人員進行全面核查,對逾期未審驗、逾期未換證、記滿12分未參加學習的車輛駕駛人進行摸排、督促,并抄告相關部門;嚴厲查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及駕駛人“三超一疲勞”、擅自關閉動態監控等違法行為;加強對行駛經過六安市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交通安全管理;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領域涉黑涉惡線索核查,嚴厲打擊企業及人員壟斷經營行為。(牽頭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協同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8.依法對放射性物品運輸容器的設計、制造和使用等進行監督檢查。(牽頭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9.核查企業納稅情況,依法查處全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偷逃稅款行為。(牽頭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0.核查車輛運營手續。加強交通、公安交警、商務等部門間信息比對,嚴格車輛注銷、報廢回收證明等材料閉環管理;審核車輛營運手續是否完備,主要包括車輛年檢、《道路運輸證》年審、車輛技術等級、車輛使用年限是否符合營運要求;對不合格的車輛,明確整改期限和要求,責令改正;對經整改仍不合格的車輛,依法注銷車輛《道路運輸證》;審查車輛報廢更新合法合規性,對未能提供商務部門出具的《報廢機動車回收證明》和公安交警部門出具的《機動車注銷證明》的車輛,一律注銷車輛《道路運輸證》。對申請報廢更新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超過一年期限未更新的,注銷其車輛《道路運輸證》。加強異地備案管理,重點核查異地經營(運輸線路起訖點均不在企業注冊地市域內)累計達3個月以上的車輛是否向經營地設區的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并接受其監管。(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1.核查承運人責任險投保情況。重點核查運行車輛是否按交通運輸部、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做好道路運輸承運人責任保險工作的通知》(交運發〔2013〕786號)要求足額投保;投保是否處于有效期。對未投保危險貨物承運人責任險的,責令限期投保;對拒不投保的,由原許可機關吊銷《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或《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許可證》,或者吊銷相應的許可經營范圍。(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2.核查車輛動態監控落實情況。重點檢查是否安裝符合規定的衛星定位終端設備,是否使用通過交通運輸部符合性審查且在省交通運輸廳備案的動態監控平臺,并接入部、省聯網聯控監管平臺;是否建立專門的監控室并掛牌,配備專職動態監控人員;是否制定和完善監控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值班制度、監控記錄與臺賬制度以及與動態監控有關的獎懲制度;是否實行實時監控,對發現的問題是否及時警示、糾正和處理。對未按照要求安裝衛星定位裝置,或者已安裝衛星定位裝置但未能在聯網聯控系統正常顯示的車輛,依法不予發放或者審驗《道路運輸證》。(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3.核查電子運單使用情況。重點檢查車輛運輸行駛軌跡記錄,對存在車輛運行軌跡但未按要求派發運單的,依據《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從嚴查處。(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4.核查車輛行駛證。全面清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掛靠行為,對機動車行駛證所有(權)人名稱與經營者名稱不一致的車輛,責令企業限期整改,辦理變更手續;對車輛行駛證使用性質進行核查,使用性質為“貨運”的,依法要求其到公安交警部門更正車輛行駛證使用性質(更正為“危化品運輸”)。(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嚴格核查企業停車場地

15.核查企業停車場地產權(或租賃合同)、經營范圍、位置區域、使用面積、安全管理措施等是否符合規定。對不符合條件的,列出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期限,限期整改驗收。對在整改期內未按規定完成整改任務的企業,責令其停產停業整頓,經整頓仍不符合條件的,依據《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依法吊銷企業經營許可證。(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五)嚴格核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6.重點排查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從業人員、專用車輛、設備及停車場地安全管理制度,應急救援預案制度,安全生產作業規程,安全生產考核與獎懲制度,安全事故報告、統計與處理制度等落實情況。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其停產停業整頓;經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由縣區交通運輸部門上報市交通運輸部門依法吊銷企業經營許可證。(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協同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即日起至2023年5月15日)

各責任單位要根據方案總體部署,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職責,細化措施。同時,要廣泛開展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二)排查整治階段(2023年5月16日至6月30日)

1.企業自查(2023年5月16日至5月31日)。各危險貨物運輸企業對照《六安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自查情況登記表》開展自查(附件3),逐車、逐人、逐項建立臺賬。各縣區對企業自查問題,要建立安全隱患清單(附件4),明確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

2.集中整治(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各責任單位制定具體整治方案,組織人員深入企業,對企業自查情況和清單建立情況進行現場復核,做到問題隱患全面真實,整改措施精準有效。建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退出機制,對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達不到標準的,依法吊銷《經營許可證》。各縣區督促企業自查自糾,切實履行屬地監管職責,嚴把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報廢更新初審關口,對掛靠車輛報廢更新一律不得簽字蓋章。堅持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異地交叉互查常態化,深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打非治違。對嚴重違法違規企業,綜合運用行業安全執法手段,提升行業嚴管嚴控的震懾力。強化對危險貨物運輸企業、從業人員的信用監管,對違法行為累積記分達到規定分值的依法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三)總結驗收階段(2023年7月1日至7月30日)

各責任單位在集中整治結束后形成整治工作情況報告,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對各縣區專項整治工作組織驗收。

(四)建章立制階段(常態長效)

1.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堅持立查立改、邊查邊改,通過集中整治,解決影響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的重大隱患和突出問題,確保安全隱患徹底整改到位,確保企業違法違規行為不反彈、掛靠行為不反彈。各責任單位認真分析研究整治行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總結提煉專項整治經驗做法,健全完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監管制度,完善監管方法措施,固化形成長效機制,推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依托市交通運輸應急保障中心,建立危險貨物運輸應急處置救援機制,做好應急車輛、人員、物資裝備等應急資源儲備,加強與公安、應急、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等應急響應預案銜接,加強應急處置培訓和演練,確保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各類突發事故的及時有效處置。

2.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危化品道路運輸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信息收集和評價體系,完整記錄企業和從業人員各類信用信息,將失信企業和從業人員的違規行為與企業質量安全和從業人員個人信用評價相掛鉤,加強監管和懲戒;把企業及車輛的違法違規不良行為作為安全隱患及時予以查處。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六安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附件1),加強對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各責任單位加強溝通協作,建立健全部門協同監管聯合檢查工作機制,暢通部門間信息共享渠道,完善違法違規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在確保行業穩定的前提下,協同高效推進整治工作,著力破解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難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二)強化跟蹤督導。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適時組織對各地、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加強過程管理,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市直相關部門成立督導組包保縣區(附件2),每月督導不少于一次。各縣區、各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分管負責同志定期調度,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確保專項整治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三)強化輿論宣傳。各縣區、各部門要加大專項整治期間查處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廣泛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和從業人員增強安全意識,自覺規范從業行為。

(四)強化信息報送。各責任單位要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以及經驗做法,并于2023年7月30日前報送專項整治工作總結。

聯系人:韋義國;聯系電話:0564-3698098

郵箱:weiyiguo0328@qq.com。

附件:1.六安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

2.市直部門督導組包保縣區名單

3.六安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自查情況登記表

4.六安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清單

附件1

六安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第二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

組  長:孫學龍 市政府副市長、一級巡視員

副組長:錢大興 市政府副秘書長

朱  宏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

成  員:梅國成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晏劍波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涂蓉蓉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羅時新 市生態環境局二級調研員

張冬陽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高家利 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許道昌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性俊 市稅務局總經濟師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張冬陽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市道路運輸管理處主任鄭兆宇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附件2

市直部門督導組包保縣區名單

第一督導組(包保霍邱縣)

牽頭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參加部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

第二督導組(包保金安區)

牽頭部門:市交通運輸局

參加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管理局

第三督導組(包保裕安區)

牽頭部門:市公安局

參加部門:市稅務局、市交通運輸局

第四督導組(包保舒城縣)

牽頭部門:市應急管理局

參加部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

每組由牽頭單位處級領導帶隊,參加部門分別派員參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