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區:四鏈融合打造區域科創高地

閱讀次數: 信息來源:市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時間:2025-06-16 08:30 字號:

金安經濟開發區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構建 “培育主體—匯聚資源—優化生態” 全鏈條創新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2024 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 30 家、專精特新企業 17 家,規上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 88%,科技創新勢能持續釋放。

培育創新主體,激活科創 “動力引擎”。構建 “分層培育、精準滴灌” 企業成長體系,建立 “初創企業—規上企業—高新企業—專精特新企業” 梯度培育庫,2024 年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同比分別增長 30.93%、24.64%。強化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支持明天氫能、格恩半導體等行業領軍企業承擔國家級、省級科技攻關項目,在燃料電池、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突破一批 “卡脖子” 技術。鼓勵豪斯特、正陽機械等企業建設省級研發平臺,聯合工研院六安院、中科大等打造 “映山紅” 雙創學院,開展創新知識講座 20 余場,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匯聚創新資源,厚植科創 “發展沃土”。建立 “三庫一平臺” 資源整合機制:科企培育庫收納格恩半導體等 35 家潛力企業,提供政策扶持;技術供需對接庫收集 18 家企業 26 條技術需求,成功對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科技攻關項目儲備庫儲備半導體材料、智能裝備等領域戰略項目 19 個。開放公共研發服務平臺,19 家企業共享電鏡、X-Ray 探傷儀等 99 臺設備,設備原值超 2000 萬元,實現創新資源高效共享。

優化創新生態,筑牢科創 “生態根基”。工研院六安院牽頭創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打造 “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體系,已招引科技項目 29 個。六安市軟件園聚焦工業數字化轉型,依托六松數字化平臺對接 G60 科創走廊資源,為正陽機械等 8 家企業搭建高校合作橋梁,促成與浙江大學、東華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2024 年組織長三角產學研對接活動 6 次,簽訂技術合作協議 12 項,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