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醫保跑出惠民便民“加速度”
聚焦解決農村居民“基本醫療有保障”急難愁盼問題,六安市醫保局以國家級鞏固拓展醫保脫貧攻堅成果聯系點建設為依托,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建立健全因病返貧致貧監測預警機制,不斷夯實醫療保障基礎性、托底性保障功能,持續提升醫保經辦服務能力水平,奮力跑出醫保惠民便民“加速度”,讓醫保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農村居民。
動態監測,防范化解因病返貧風險。分類健全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雙預警機制,對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支付后個人年度醫療費用負擔仍然較重的低保邊緣家庭成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按照1.5萬元設定監測標準;對穩定脫貧人口、普通參保人員等,按照3萬元設定監測標準。醫保部門每月5日前將達到監測標準的人員信息推送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重點監測其“基本醫療有保障”狀況,經比對核查、入戶核實,對符合條件的人員按政策規定及時給予相應救助,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實現對可能發生因病致貧返貧的農村低收入人口“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有效杜絕因病致貧返貧現象發生。上半年,共向農業農村和民政部門推送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3萬元6118人,超過1.5萬元3816人。納入低收入人口共686人,切實做到應納盡納。
綜合保障,梯次減輕醫療費用負擔。落實落細三重保障醫保待遇政策,基本醫保堅持公平普惠,職工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穩定在80%、70%左右;大病保險實現傾斜支付,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大病保險待遇較普通參保居民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取消封頂線;醫療救助實現托底保障,按照“先保險后救助”的原則,對救助對象在參保地定點醫療機構或按規定轉診異地就醫發生的合規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報銷后的個人自付部分按政策規定給予救助。上半年,全市共支付各項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18.74億元,大病保險費2.20億元;共資助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監測人口24.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費0.86億元,共資助低收入人口醫療救助資金2.48億元。
經辦升級,兜牢參保群眾幸福底線。通過統一全市醫保業務經辦流程和操作規程,報銷材料受理、審核、審批和資金撥付嚴格規范,積極推進醫保經辦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健全完善依申請救助流程,對納入依申請救助對象按照職責分工做好依申請救助的受理、分辦轉辦及結果反饋。打通“一站式”醫保結算通道,將醫保結算系統直接納入國家、省異地就醫結算平臺,縱向實現全國、全省醫保、醫療機構信息互聯互通,橫向實現民政、農業農村部門人員身份信息動態更新,為參保患者提供高效快捷的醫療結算服務。上半年,全市共通過異地平臺聯網結算78.42萬人次,醫療費總金額18.3億元,各項基金支付10.17億元。

皖公網安備 3415010200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