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心打造“養老專區” 著力服務銀齡群體——裕安區創新服務模式將政策送進老齡食堂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裕安區政府辦 發布時間:2024-06-04 11:36 我要糾錯

我國目前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快車道”,老年人之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老年人所關切的信息服務內容日益成為政務公開工作的重點領域。但當前政務公開工作在順應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針對性創新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方面存在諸多不足:

一方面,老年群體參與意識薄弱,參與能力有待提升。目前的政務公開工作依托互聯網技術拓展了線上渠道,極大地豐富了政務公開形式、提升了公開效率,但是受困于“數字鴻溝”,部分老年人并不具備充分的參與能力。另一方面,政務公開工作有待進一步規范化,惠民便老力度有待加強。信息公開手段單一、內容不夠精準,不能充分滿足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公眾需求,在信息公開過程中老年人獲取信息更可能存在不便,難以均等獲取相關服務。此外,政務公開平臺建設水平存在差異,整體關懷度有待精進。“數字政府”建設是完善政務公開智慧服務的重要載體,但我國政府數字化建設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層級、區域、城鄉差異,各層級的政府數字化建設進程仍有待加強,對老年群體獲取政務公開服務的關注度不夠。

近年來,裕安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市政務公開要求,在省、市政務公開辦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導下,積極探索、創新舉措、豐富形式、完善載體,不斷轉變服務理念。2023年,裕安區在實現養老食堂全覆蓋的基礎上,打造部分有代表性的“養老公開專區”,不斷加大養老服務領域基層政務公開力度,著力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更高質量的信息公開服務,實現“綠色通道”便民利民,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一、構建信息公開體系,精心打造“養老公開專區”

裕安區以構建養老公開體系建設為抓手,以滿足老年人信息服務需求為導向,聚焦改革創新、聚力服務升級,經實地考察科學決策,最終選定8個老年食堂和2個養老服務康養中心作為主要載體,打造裕安區首批養老公開專區建設示范點。

1、綜合考慮,精心謀劃專區建設布局

專區建設充分考慮老年群體實際需求,以“找得到、看得懂、聽得見、能交流”為目標,合理構建“適老公開自助區”和“銀齡悅聽悅讀區”兩個核心實體功能區,全心全意建設老年人滿意的“養老公開專區”,讓老年人享“有滋有味”幸福生活。

2、立足實際,打造“適老公開自助區”

“適老公開自助區”配備電子宣傳屏、觸摸查詢一體機等設備,以多種形式實現養老政策解讀、養老辦事指南、養老信息查詢、養老知識科普、監督反饋等功能。同時,開發設計更適合老年人視覺體驗的軟件操作系統,軟硬件“兩手抓”,讓老年人更真切的體驗適老化成果。

3、精心設計,構建“銀齡悅聽悅讀區”

“銀齡悅聽悅讀區”設置適老化閱讀和休閑交流兩個區域,配備適老化閱讀工具、紙質書籍、適老化桌椅等,讓老年人“閱讀零障礙”。同時增加老年人互動社交,有益于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助力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二、提供專屬信息服務,推動老齡公開專區建設

裕安區“養老公開專區”針對老年人普遍存在的政策“找不到、找不快、找不準”的痛點,以政務公開為抓手,不斷深化“優質公開”理念,通過對政府網站信息資源進行專項梳理,匯聚集成老年人關心的政務動態、養老政策、養老服務等信息,針對性滿足老齡群眾獲取政府信息需求。

1、讓政策“看得見”

“養老公開專區”以老年群體政策訴求為中心,精準分析,以上墻宣傳、觸摸查詢、翻閱書籍等多樣形式,精準提供最新養老政策、養老辦事服務、政務服務引導、養老信息查詢等,讓養老政策真正易獲取、看得懂、好參與、能監督。

2、讓服務“用得上”

“養老公開專區”圍繞老年群體高頻辦事服務事項,集中展示具體辦事指南,如“裕安區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申領辦事指南”、“企業職工正常退休(職)申請辦事指南”等,明確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有效紓解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實現“扶老、適老、助老”公開服務,優化老年群體辦事體驗。

3、讓信息“更權威

“養老公開專區”結合老年群體特點,建設“銀齡健康”專欄,不斷傳播優質科普內容,拓寬老年群體獲取知識渠道,為老年群體健康保駕護航;建設“老年人防詐騙”專欄,集中展示常見詐騙套路和防詐騙指南,助力老年人防范詐騙宣傳,保障老年群體財產安全。

三、完善養老專區標準,全力增進銀齡群體福祉

下一步,裕安區將不斷完善“養老公開專區”標準體系,精準對接老年群體信息公開所需所盼,加強政務事項公開,切實做到以公開促落實、強監管,一站式滿足老年人托管、就餐、文體娛樂、精神關愛等服務需求,推動養老專區建設擴面提質,增進老年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