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與“不變”中書寫履職答卷——記市人大代表汪巍
“變換的是崗位,不變的是初心。我覺得不管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堅守為民情懷,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談到履職感受,市人大代表、現任金安經濟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的汪巍如是說。
參加工作以來,汪巍先后在金安區清水河小學、金安區司法局、金安區人大常委會、城北鄉、三十鋪鎮、望城街道、金安經濟開發區等單位工作,從教師到公務員,從普通工作人員到領導干部,她歷經多個崗位,卻依然初心不變,用實際行動把履職答卷書寫在基層大地上。
擔任人大代表期間,汪巍圍繞發展大局,認真調研思考,積極建言獻策,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在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時,她領銜提出的關于“加快合六經濟走廊建設,推動合六同城化”的議案,被列為當年的1號議案。在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她與其他代表聯名提出的關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議案,被列為今年的2號議案。
在望城街道工作期間,得知群眾通過代表亮碼服務,反映“回遷小區和老舊小區停車難、買菜難”的問題后,汪巍立即組織人員深入調研,針對和平小區等一批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新建臨時停車場1個,新增停車位588個,持續優化交通秩序管理,并在皋城路、和平路沿線提標打造“文明菜市”3個,有效緩解群眾買菜難題。
工作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在三十鋪鎮工作時,為帶動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汪巍以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菌菇、美國甜橘、羅氏沼蝦、蠶桑、太平集絲苗米等種植養殖特色支柱性產業,形成了“一鎮多業”的發展格局。在她的積極協調下,趙寨村通過爭取上級扶持資金,總投資約600萬元,新建食用菌種植基地,其中一期占地60畝,共有17座大棚,目前長勢喜人。預計今年能夠為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增收約30萬元,帶動30余名村民就業。
2024年4月,汪巍被調任至金安經濟開發區工作。她堅持邊干邊學,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分工領域的業務工作。嚴格落實非公黨建指導站實體化運作,已形成“園區黨工委+非公工委+黨群工作部+黨建指導站”模式。統籌安排黨群工作部、園區“四送一服”辦公室、財政金融局等各部門力量,形成內部協調、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區域性大黨建工作格局。
“作為工委副書記,我將緊盯主責主業,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將黨建工作和園區重點工作深度融合,在招才引智、招商安商、項目建設等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將時刻牢記人民重托,依法履行代表職責,積極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用實際行動回應時代呼喚、實現百姓期盼。”汪巍表示。

皖公網安備 3415010200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