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建議
——朱正鴻委員代表市工商聯的發言
區域一體化市場的形成,必須在進行頂層設計、頂格推動的同時,大力發揮社會毛細血管、微小單元的力量,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的觀念在全社會形成共識,化推動的外力為內驅的動力,將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引向縱深,為此建議:
一、在“聚”字上動腦筋,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等社團組織的引力作用。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在外人才協會等社會團體人才密集的優勢,突出商協會英才的主觀能動性。按照市場主導、區域協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積極引導行業商協會等社會團體開展經貿、項目、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探索建立跨區域的行業商協會,積極發揮商協會溝通協作優勢,協助企業、社會力量參與對口合作,鼓勵民間各類生產要素自由交流轉化。
二、在“推”字上下功夫,千方百計把六安優質農特產品擺上上海人的餐桌。逐步擺脫單方面承接產業轉移、尋求產業幫扶的合作方式,聚焦六安市優勢產業,與上海市產業發展優勢互補。主動對接需求,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發揮行業商協會交流廣泛、渠道多元的特點,深入體認上海市農產品市場需求,多角度、多層次延伸銷售鏈條,搭建產銷平臺,推動六安優質農產品進駐上海市農產品銷售體系。按照市場思維完善上海與六安特色農產品產銷合作機制,共同打造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示范樣板。積極招引上海市農業經營主體,共同推進數字農業示范區和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園建設。
三、在“拉”字上做文章,堅持不懈做優環境把上海人拉到大別山旅游消費。引導兩地商協會借助現有平臺持續深化紅色、綠色文旅等領域合作,以文帶旅、以旅興商、以商成文,探索打造文旅商一體化的綜合性旅游項目。動員商協會、在外人才協會等社會組織的力量,發揮長三角地區眾多六安老鄉的優勢,引導他們做家鄉的旅游宣傳大使,熔斷思想的痹阻,讓各類要素充分交融,從而將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向縱深推進。

皖公網安備 3415010200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