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理清思路 加快特色農產品產業化
——王燕委員代表民建六安市基層委的發言
優越的自然生態、多樣的地形地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讓六安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長三角重要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特別是在與長三角等地市場對接時發現,六安絕大多數特色農產品產量不高,規模偏小、標準不一、品牌不優等問題非常突出,為此建議:
一、突破傳統小農意識,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要切實加快農戶思想觀念的更新和自身生存發展能力的提高,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突破小農意識和傳統小農經濟桎梏,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重塑現代農戶經濟發展新格局。
二、優選品種,提升我市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要按照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標準來遴選區域特色比較優勢明顯、市場需求旺、生產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優勢特色農產品作為我市主推品種,集中力量,通過持續扶持引導,把優選的特色農產品做大做強。
三、理順規模化路徑,推動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發展。受地形地貌差異以及機械適宜性等限制,六安小農數量眾多、經營分散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觀。要在完善提高現有規模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的同時,重點支持農機農藝作業服務的專業化、規?;占?,讓眾多以家庭經營為主體的小農戶根據自身狀況和需求,選擇相應的專業化服務,形成農業服務型規模經營??梢越梃b吸收云南通??h蔬菜產業通過作業服務“軟規?;钡慕涷炞龇?,把千萬農戶組織起來,依靠科技推廣應用、社會化服務和提高市場占有率來實現規模龍頭企業與成千上萬經營農戶的無縫對接,共同來分擔市場風險。
四、整治“假冒偽劣”,全面提升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影響力。建立以市場監督部門、特色農產品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為主體的特色農產品品牌監管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區域特色優勢農產品品牌的使用管理和保護。特別是要確保特色農產品分級標準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可識別性,符合管理部門、交易主體、消費群體等的普遍認知,防止特色農產品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皖公網安備 3415010200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