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際羽絨博覽會】白鵝唱響鄉村致富“向天歌”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皖西日報 發布時間:2023-12-06 16:18
字號: 下載我要糾錯 打印 收藏

初冬時節,伴著大白鵝嘎嘎嘎的歡快叫聲,位于裕安區固鎮鎮的安徽展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鵝舍內,近萬只皖西白鵝種鵝引吭高歌,在周圍寂靜的農田映襯下,顯得格外生機勃勃。

六安素有“白鵝之鄉”“羽絨之都”美譽,皖西白鵝是安徽省唯一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家禽(水禽)地方保護品種。皖西白鵝飼養歷史悠久,品種性能優良,肉質鮮美,羽絨朵大純白,蓬松度高,品質極佳,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現年44歲的江衛軍是裕安區固鎮鎮一位職業農民。2004年,他自費到四川農業大學,學習皖西白鵝孵化技術,攻克皖西白鵝種蛋電器孵化難關,使受精蛋電器孵化出殼率達98%,皖西白鵝成活率達95%以上,有力促使白鵝養殖走上規模化、標準化道路。

展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正是全市4個皖西白鵝國家保種場中的一個,并獲批國家水禽良種擴繁基地。目前,我市共培育種鵝生產經營企業10家,其中原種場3家、祖代場2家、父母代場5家。展羽公司主要負責皖西大白鵝的保種和育苗,現存欄2.1萬只種鵝,每年為周邊養殖戶孵化350萬只鵝苗,輻射帶動周邊大大小小3000多戶養殖戶。

“去年產值達8000萬元,預計今年可達1.3億元。”江衛軍告訴記者,“今年市場行情很好,很多養殖戶都賺到了錢。去年白鵝價格18塊錢1斤,今年22塊1斤,自繁自養自加工一只鵝的凈利潤在150元左右,行情越來越好,養殖戶們的熱情都很高。”

固鎮鎮六合村村民劉道勤今年養了7000多只皖西白鵝,刨去孵化、宰殺等費用,每只白鵝可以凈賺100元,今年劉道勤家收入可達六七十萬元。“皖西白鵝全身都是寶,我們發家致富全靠它。”劉道勤笑呵呵地感嘆,現在只要不怕辛苦,致富都不成問題。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全市白鵝飼養量已達1100萬羽,其他品種鵝700萬羽,占全省白鵝飼養量的四分之一、全國飼養量的二十分之一,相當于歐洲一個養鵝王國全國的飼養量,鵝產業一產產值28.5億元。

做全做強鵝產業鏈,增收致富不用愁。皖西白鵝的羽毛可以做高端羽毛球,鵝絨是制作優質羽絨服、羽絨被的最重要原料。作為全國四大羽絨集散地之一,羽毛球占全國40%的訓練用球市場,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目前,全市共有羽絨及制品經營主體1097家,其中規上加工企業53家,2022年產值63.85億元,羽絨及制品進出口額達9356萬美元。全市現有年產值億元以上羽絨及制品加工企業18家,5000萬元至1億元14家,2000萬元至5000萬元21家。

從白鵝養殖,到羽絨羽毛加工,再到白鵝屠宰及深加工,六安鵝產業鏈越來越全、越來越強,一只大白鵝拉動了一條數十億元產值的綜合產業鏈,成千上萬的村民被緊緊地吸附在這條產業鏈上。

裕安區固鎮鎮楊廟村村民韓玉在本鎮的一家羽毛球生產企業就業,忙時每月可以拿到六七千元的工資,活少點的時候,每月也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現在挺好的,能照顧家庭,還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再也不用去外地了,很滿足。”韓玉說。

白鵝全身都是寶,一鵝多吃滿足不同需求。

六安一直有吃咸鵝的傳統,為了適應更多年輕人的需求,現在皖西白鵝不僅可以煲鵝湯、做鹵味,還能做出更多更豐富的休閑食品。

為延長鵝產業鏈條,2015年,裕安區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六安市紅新禽羽有限公司項目,進行白鵝屠宰及生產鵝副產品。“公司現在鵝副產品比較豐富,鵝頭、鵝翅、鵝爪、鵝胗、鵝腸、鵝心肝、鵝油應有盡有。”公司負責人趙傳紅告訴記者,“公司現在用工大概120多人,每月平均工資,男工6000元,女工4500元左右。”

目前,全市有專業白鵝屠宰加工企業4家,年屠宰能力3000萬只。2022年全市共屠宰加工鵝肉約3萬噸,產值10.8億元。現有鵝肉精深加工企業1家,為裕安區勝緣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成立皖西白鵝產業發展技術研究院,開發皖西白鵝熟食產品,2022年鵝肉預制菜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

產業鏈越長,附加值越高,生命力越強。鵝產業已經成為我市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富民強市產業。

標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