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本報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0號)要求,編制本報告。報告中使用數據統計期限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科)聯系(地址:六安市行政中心7號樓408室,電話:0564--3379080)。
一、總體情況
(一)主動公開成果豐碩。圍繞經濟發展,公開促投資、擴內需政策及落實信息 0.47 萬條,為經濟增長注入活力。民生服務領域,76 個專題專欄公開 4.27 萬余條信息,2321 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省內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極大便利了群眾辦事。數字化轉型方面,搭建全市統一政策文件庫,政策文件實現統一規范管理與便捷獲取。在公眾參與上,完善 “開門決策” 機制,公開 269 個意見征集,28 場次常務會議有 84 人次公眾列席。政策解讀工作創新形式,1476 篇解讀中動漫、AI 及場景化解讀達 102 余篇。回應關切積極有效,召開 246 場新聞發布會、36 期在線訪談,舉辦 11 次 “政務服務我直播” 活動。基層政務公開持續深化,“兩化” 專題發布 11.7 萬條信息,優化 27 項村務公開目錄并開展 27 次線下調研。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也穩步推進,595 個主體發布 4.2 萬條信息,基層醫療、教育機構信息公開更及時規范。
(二)依申請公開規范有序。不斷優化依申請公開流程,維護更新信息公開指南,完善線下受理區域功能布局,確保申請渠道暢通。實現依申請公開平臺與公文系統融通,形成登記至歸檔的閉環辦理。探索新辦理模式,保障申請人權益,并根據新修訂行政復議法調整答復書中的救濟渠道表述。
(三)信息管理嚴格規范。嚴格落實規范性文件格式要求,梳理并公開 1250 件繼續有效規范性文件。優化法定主動公開目錄,規范說明類信息發布,清理 15.7 萬余條歷史失效信息。強化保密審查機制,明確人員責任,優化后臺過濾功能,確保信息發布安全、準確。
(四)公開平臺建設持續加強。統籌建立 34 個專題專欄,48 家單位網站、143 個政務新媒體穩定運行,刊發 30 期政府公報。組織 120 場 “政府開放日”,152 個專區開展 79 場政策咨詢宣講活動,服務 4.68 萬人次,增強了政府與群眾的互動交流。
(五)監督保障堅實有力。印發重點工作清單,開展專項提升行動推動工作落實。通過日常和專項評估反饋問題,以 “回頭看” 強化考核。組織 40 場專題培訓、12 場集中辦公,培訓 2679 人次,推廣 73 篇優秀經驗,其中 4 篇被省級刊登。開展 15 次社會評議,未出現信息公開責任追究情況。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
規章 |
0 |
0 |
5 |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87 |
1188 |
1250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許可 |
1078949 |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處罰 |
1976967 |
||
|
行政強制 |
15717 |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72961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310 |
22 |
0 |
0 |
0 |
9 |
1341 |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29 |
1 |
0 |
0 |
0 |
0 |
30 |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535 |
4 |
0 |
0 |
0 |
3 |
542 |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214 |
4 |
0 |
0 |
0 |
2 |
220 |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14 |
0 |
0 |
0 |
0 |
0 |
14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1 |
0 |
0 |
0 |
0 |
0 |
1 |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1 |
0 |
0 |
0 |
0 |
0 |
1 |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9 |
1 |
0 |
0 |
0 |
2 |
12 |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13 |
1 |
0 |
0 |
0 |
0 |
14 |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9 |
0 |
0 |
0 |
0 |
0 |
9 |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6 |
0 |
0 |
0 |
0 |
0 |
6 |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8 |
0 |
0 |
0 |
0 |
0 |
8 |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396 |
11 |
0 |
0 |
0 |
1 |
408 |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6 |
0 |
0 |
0 |
0 |
0 |
6 |
|
|
2.重復申請 |
3 |
0 |
0 |
0 |
0 |
0 |
3 |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2 |
0 |
0 |
0 |
0 |
0 |
2 |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23 |
2 |
0 |
0 |
0 |
0 |
25 |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其他 |
32 |
0 |
0 |
0 |
0 |
1 |
33 |
||
|
(七)總計 |
1283 |
23 |
0 |
0 |
0 |
9 |
1315 |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56 |
0 |
0 |
0 |
0 |
0 |
56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
結果維持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
|
21 |
13 |
13 |
9 |
56 |
1 |
2 |
9 |
0 |
12 |
7 |
0 |
1 |
3 |
11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4年,我市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與上級政府要求和人民群眾期盼還存有差距,一是決策公開參與度不高,渠道單一;二是征地信息公開不夠系統化、集成化,征地方面信息公開申請較多且集中。下一步將采取以下措施進行完善:一是提高征集信息宣傳力度,創新宣傳形式,發揮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平臺作用,結合“政府開放日”、政務公開專區等線下活動進行線下征集,提高意見征集的公眾知曉度,有效引導公眾參與政府決策。二是借鑒省內外征地信息公開先進經驗,搭建全市征地信息公開專題,分不同區域、不同地塊展示征地信息,統籌好線上線下公開內容,引入政務服務地圖等功能,便于申請人及時獲取相關信息,通過主動公開的質量提升,推進依申請公開的數量減少。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一)創新工作
金寨縣上線全省首個皖企通本地化服務——金寨縣涉企政策智能推送系統,破解企業看不到、看不準、看不懂難題,推動“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裕安區在全省率先打造意見征集庫、政策文件庫、標簽庫、OA辦公系統等功能聯通的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平臺,全場景構建智慧賦能審查,為規范性文件審查監管開辟新路徑,實現規范性文件“擬、審、發、備、查”全流程規范管理。金安區推出“政府開放日”活動年,相繼開展木廠鎮政策宣傳“大趕集”、三十鋪鎮“十里果鄉”、望城街道“志愿服務迎端午惠民政策暖人心”系列活動。
(二)依申請公開收費情況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函〔2020〕109號)規定的按件、按量收費標準,本年度沒有產生信息公開處理費。





皖公網安備 3415010200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