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 信息來源:市文旅局 瀏覽次數:

人: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葉蔚

發布地點:市政府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市文旅局

發布時間:2025年10月31日

要: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自2017年創辦以來,先后入選國家廣電總局視聽中國活動、新華網“全國最具影響力文化企業品牌”、2024媒體融合生產傳播案例、安徽省文化強省建設重點文藝活動。歷經七屆的打造與發展,共征集作品1.5萬余部,推優作品600余部,全網熱度達25億。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用鏡頭續寫紅色故事,用精品佳作展現時代精神,“綠水青山 紅色六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加彰顯。

發布會直播

10月31日上午,六安市舉行第八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新聞發布會。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葉蔚,安徽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徽電影制片廠) 黨總支委員、副總經理李韶華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六安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科科長鄭長菊主持新聞發布會。

 會場

 

葉蔚: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自2017年創辦以來,先后入選國家廣電總局視聽中國活動、新華網“全國最具影響力文化企業品牌”、2024媒體融合生產傳播案例、安徽省文化強省建設重點文藝活動。歷經七屆的打造與發展,共征集作品1.5萬余部,推優作品600余部,全網熱度達25億。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用鏡頭續寫紅色故事,用精品佳作展現時代精神,“綠水青山 紅色六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加彰顯。下面,我向大家通報本屆盛典工作進展以及后續相關工作安排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葉蔚

一、前期工作進展

一是方案策劃周密詳實 今年3月,我市啟動第八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籌備工作,盛典緊密結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以“紅源綠韻大別山 光影華章耀六安”為年度主題,以微電影藝術形式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功能及旅游價值,賡續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二是啟動儀式創意新穎。第八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啟動儀式于7月10日舉辦,開啟作品征集通道,號召全國創作者深耕紅色題材,用鏡頭賡續紅色血脈,為新一屆盛典拉開序幕。舉辦“抗戰記憶·山河銘記”夏季納涼電影放映周,《風雪大別山》(數字修復版)和部分歷屆盛典優秀作品在六安市民廣場、皋城廣場連續展映一周。

三是宣傳覆蓋立體多元。盛典啟動儀式前,通過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預熱。啟動儀式獲得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人民網、央廣網、新華網、中國日報網、安徽日報等20余家主流媒體報道。盛典組委會還在抖音平臺設置“第八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等話題,吸引廣大網友進行線上互動。

四是定制短劇傳承精神。盛典組委會承襲歷屆盛典積淀,融合短劇新風。在省文旅廳的大力支持下,創作與六安市息息相關的微短劇《烽火桂香》(備案名)。前期主創團隊在深度研讀劇中人物史沫特萊的文學作品《中國的戰歌》基礎上,前往金寨實地采風,進一步了解和熟悉國際記者眼中金寨縣的抗戰歷史。目前,已完成劇本策劃、編劇遴選,劇本初稿已基本完成。

五是作品征集精品薈萃。本屆盛典自征稿以來,得到了全國各地的廣泛響應和踴躍參與,主競賽單元征集作品610余部,抖音平臺作品預計征集作品總量不少于2000部。作品涵蓋微電影、短視頻、微短劇等多種形式,整體呈現數量豐富、類型多元、主題鮮明的特點。高校、影視機構、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成為創作的中堅力量,作品來源覆蓋全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特別行政區,彰顯出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影響力與群眾基礎。

六是推優典禮穩步推進。近日,組委會研究制定了推優典禮工作方案和行事歷,倒排工期,細化方案。10月23日,市文旅局、省電影集團召開座談會研討推優典禮工作方案和推優晚會執行方案,逐項討論推優典禮系列活動,在場地選址、后期活動等方面,進行多輪溝通,達成了初步意向。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全力做好作品評審成立意識形態小組,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意識形態審核,遴選入圍作品80部。組建專家評委會,最終評選出最佳微電影、最佳微短劇、最佳短視頻、最佳微短劇劇本、組委會推薦作品等獎項。

二是系統推進青春光影·紅微校園行。對接有關高校,邀請行業專家,策劃歷屆優秀作品展映,開展紅色微電影校園行主題活動,持續提升紅色微電影盛典在年輕受眾群體中的影響力。

三是匠心打磨專題短劇。力求用六安市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打造文旅融合、以文塑旅的經典影視作品,預計于11月上旬舉行劇本研討會并啟動拍攝,在推優典禮上進行展映。

四是精心籌辦推優典禮。盛典推優晚會計劃于12月舉辦,邀請入圍影片主創參加,深度挖掘六安紅色文化的內涵和時代價值,策劃一場兼具創新精神與專業品質的推優盛宴。

五是全域展播盛典成果。盛典結束后,擬將本屆獲獎作品精選匯編入《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視頻冊》,同步在新媒體視頻平臺搭建獲獎作品展播專區,加強成果轉化。

 


六安新周報記者:

請問本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作品征集的整體情況如何?

 

 六安新周報記者提問

李韶華:

本屆主要通過各省市電影家協會、微電影協會、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等各類學會,大專院校,傳統媒體、新媒體等渠道進行征集。目前主競賽單元征集作品610余部。抖音平臺作品統計中,預計征集作品總量不少于2000部。將于11月上旬進行作品初評,11月下旬舉辦作品終評會。

安徽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徽電影制片廠) 黨總支委員、副總經理李韶華

在作品主題方面,本屆盛典緊扣紅色文化傳承主線,圍繞戰爭歷史、鄉村振興、傳統文化、現實主義、公益勵志等維度題材征集作品。尤為突出的是,圍繞“紀念中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涌現出一批情感深厚、藝術表現力強的作品。如《金枷》《大豆謠》《十分鐘裂隙》《穿過黑夜的漫長旅途》等作品,彰顯了新時代創作者對紅色歷史的深刻理解與藝術再造能力。

本屆盛典報送單位層次豐富、覆蓋面廣。中國傳媒大學、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浙江師范大學、魯東大學等眾多院校積極投稿影視機構亦貢獻了大量制作精良的作品,如隱華影業(上海)、溫州天鷹影視、浙江星耀影視等,體現出專業團隊在紅色題材領域的創作實力。此外,國家機關與國有企業單位如樂清市禁毒委員會、國網綿陽供電公司、共青團安徽省委員會等也積極參與,展現出紅色主題在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同與深度融合。

在報送地區方面,作品來源廣泛,覆蓋全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特別行政區。北京市、河北省、江蘇省、黑龍江省、陜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等地均有作品參與,紅色微電影的影響力越來越廣泛。

 

六安綜合廣播記者:

為什么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連續8屆在六安舉辦

 六安綜合廣播記者提問

李韶華:

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連續8屆落戶六安,是六安深厚紅色文化底蘊與盛典主旨高度契合的必然結果。

六安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革命戰爭時期,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30萬皖西兒女揮灑熱血,走出了洪學智、皮定均等108位開國將軍,他們在六安留下了光輝的革命足跡,也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追憶歷史、緬懷先烈的紅色文化資源。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金寨時指出,六安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彰顯出六安在中國革命和人民軍隊建設中的歷史地位。可以說紅色已成為六安最鮮明的精神底色,紅色文化已成為六安最靚麗的一張城市名片。

六安綠水青山,生態優越。八百里大別山鐘靈毓秀,六百里淠河水源遠流長,五百里六安茶谷茶香氤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生態優美、風物淳善的六安。

盛典與六安的合作,是文旅融合的典范,也是文化傳承與城市發展雙向賦能的結果。六安為紅色微電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拍攝場景,而盛典也通過多渠道傳播、影視行業賦能等方式,帶動六安紅色文化的傳播與旅游發展,實現了“以影促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