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瓶裝液化石油氣管理辦法》 解讀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六安市住建局副局長 姜天
發布地點:市政府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市住建局
發布時間:2025年3月28日
摘要:我市原有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70家,氣瓶160萬只、配送車輛600多輛、從業人員1500多人,用戶31.28萬戶,瓶裝液化石油氣涉及面廣、監管難度大,安全和發展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為規范瓶裝液化石油氣市場,解決企業“小、散、弱”,管理“寬、松、軟”等問題,構建更加科學、規范、安全的瓶裝液化石油氣管理體系,讓廣大市民用上安全氣、放心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住建局牽頭制定了符合我市實際的《管理辦法》。
姜天: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六安市住建局副局長 姜天
首先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謹代表六安市住建局感謝大家對我市瓶裝液化氣管理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六安市瓶裝液化石油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經12月17日市政府第6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將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下面,我就《管理辦法》制定有關情況向大家作一簡單介紹:
一、立法背景
我市原有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70家,氣瓶160萬只、配送車輛600多輛、從業人員1500多人,用戶31.28萬戶,瓶裝液化石油氣涉及面廣、監管難度大,安全和發展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為規范瓶裝液化石油氣市場,解決企業“小、散、弱”,管理“寬、松、軟”等問題,構建更加科學、規范、安全的瓶裝液化石油氣管理體系,讓廣大市民用上安全氣、放心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住建局牽頭制定了符合我市實際的《管理辦法》。
二、《管理辦法》主要內容
《管理辦法》共二十六條。主要包括:
第一條至第五條,明確了《管理辦法》立法目的、適用范圍、政府職責、部門職責,并要求加強瓶裝液化石油氣知識宣傳普及。
第六條至第九條,明確了瓶裝液化石油氣信息管理、充裝、經營許可、規模發展、用戶服務。
第十條至第十二條,明確了瓶裝液化石油氣運輸、配送相關規范要求。
第十三條至二十二條,明確了瓶裝液化石油氣經營企業安全制度、應急預案、企業規范、隱患整改、停業公告等方面要求,對瓶裝液化石油氣用戶、餐飲用戶行為規范提出了具體要求,并鼓勵經營企業購買氣瓶安全責任保險,并且對瓶裝液化石油氣應急救援及聯合執法進行了明確。
第二十三條至第二十五條,明確了用戶及相關單位和個人違法處罰,未安裝報警器處罰,一般規定等。
三、特色亮點
一是細化了各方安全主體責任。對瓶裝液化石油氣行業管理部門、屬地管理責任進行了細化,對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經營責任和用戶使用責任進行了明確,要求實行實名購氣、配送入戶,有效壓實政府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用戶使用責任。
二是明晰了企業行為規范。《管理辦法》在明確企業經營、運輸、配送行為規范的基礎上,鼓勵企業創新服務模式,提供線上訂氣、送氣上門等便捷服務。同時要求企業建立用戶服務管理系統,與用戶簽訂供用氣協議,在服務過程中公開服務標準、收費標準,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三是完善了行政執法監管依據。《管理辦法》對上位法未明確設立的處罰事項,尤其針對當前突出存在的用戶違規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瓶、管、灶、閥”、餐飲單位未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等問題,明確了牽頭執法部門和具體處罰條款,為強化執法震懾、營造良好用氣環境提供了制度依據。
答記者問:
提問1:瓶裝液化石油氣的安全使用主要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使用至關重要。市民在使用時,要注意檢查氣瓶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膠管是否老化、破裂,閥門是否關閉嚴實等。使用過程中要保持通風良好,人不要離開現場,防止火焰熄滅造成燃氣泄漏。使用完后,要及時關閉閥門。如果發現燃氣泄漏,不要觸碰電器開關,不要在現場使用明火,應立即關閉閥門,打開窗戶通風,并迅速撤離現場,到安全地帶后撥打燃氣公司搶修電話或報警電話。
提問2:餐飲場所普遍存在大量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的情況,在安全管理方面,《六安市瓶裝液化石油氣管理辦法》對餐飲用戶有特殊要求嗎?
答:餐飲場所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確實存在較高安全風險,所以管理辦法對餐飲用戶有專門規定。餐飲用戶必須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且要定期對報警裝置進行維護和檢測,確保其正常運行。此外,餐飲場所的工作人員需接受安全用氣培訓,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應急處置技能,防止因操作不當引發安全事故。
提問3:對于瓶裝液化石油氣的用戶安全宣傳教育,《管理辦法》有沒有相關規定?
答:《管理辦法》要求燃氣經營企業承擔用戶安全宣傳教育的主體責任。企業要定期組織安全用氣知識培訓和宣傳活動,比如在送氣時向用戶發放安全手冊,在社區開展安全用氣講座等。同時,我們也鼓勵社區、學校等積極配合,共同營造安全用氣氛圍。為確保市民真正掌握安全知識,企業要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如公眾號推送、社區宣傳欄張貼海報等方式,反復宣傳安全用氣知識,增強市民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皖公網安備 3415010200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