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紅色物業提升行動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六安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葉少勇
發布地點:市政府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市城市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4年9月27日
摘要:按照“一年推廣打基礎、兩年深化出成效、三年規范促提升”的總體安排,通過三年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黨建引領有力、政策法規完備、行業監管到位、運行機制高效、管理服務規范的物業工作新局面。全市682個住宅小區已實現物業服務覆蓋率、業主委員會(含物業管理委員會)組建率、小區(網格)黨組織組建率3個100%。
尊敬的媒體、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六安市城市管理局,熱忱歡迎各位媒體、新聞界的記者朋友,向你們長期以來對城市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達衷心的感謝!
向今天各位記者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物業管理服務事關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事關城市安全運行和社會穩定,是城市建設管理和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市“皖美紅色物業提升行動”有關工作開展情況:
首先,我介紹下皖美紅色物業此項工作的背景,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中發2021〕16號)精神及《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社區治理任務清單〉的通知》(〔廳2021〕29號)要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切實做好居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就加強黨對物業治理工作的領導,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2022年3月22日,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印發了《安徽省“皖美紅色物業”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2年9月,我市印發《六安市推進“皖美紅色物業”創建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
按照“一年推廣打基礎、兩年深化出成效、三年規范促提升”的總體安排,通過三年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黨建引領有力、政策法規完備、行業監管到位、運行機制高效、管理服務規范的物業工作新局面。全市682個住宅小區已實現物業服務覆蓋率、業主委員會(含物業管理委員會)組建率、小區(網格)黨組織組建率3個100%。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問題導向,總結出了一套解決物業管理難題行之有效的好做法,讓群眾能切身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有一個直觀的數據可以展現給大家,根據省住建廳通報,1-8月我市物業管理領域投訴量同比下降54.40%。市12345熱線平臺物業管理服務領域接線總量2063件,同比下降23.68%,環比下降15.07%,這幾個數字可以看出,我市物業管理領域信訪投訴量持續走低,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現在,我向各位記者朋友介紹下我市物業管理工作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物業管理機制。成立市物業服務行業黨建專委會,協調推進全市物業服務行業黨建工作與物業服務行業主管部門中心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同步落實;建立市“皖美紅色物業”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共同破解住宅物業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全面梳理分析物業管理領域投訴問題,每月向縣區政府通報,有力推動物業管理工作。制定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管理評價、物業服務信息公開、業主委員會成員任職和任期培訓等制度,建立居民小區執法下沉常見事項清單、業主委員會及物業服務企業履職清單等,進一步規范物業服務企業、小區業主委員會履職行為。推行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三方議事”機制,提升居民小區(網格)治理水平,有效化解物業管理矛盾糾紛。
二是加強物業行業監管。加強對物業管理工作的組織指導和統籌協調,把物業管理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將物業管理工作納入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推動責任落到實處。深化物業企業服務質量考核評價“紅黑榜”制度,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全市已累計發布紅榜物業管理小區163個(次)、黑榜物業管理小區60個(次),探索“紅黑榜”結果運用途徑,逐步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全面落實“兩評價兩審計”制度,對小區業主委員會履職情況、物業服務質量進行評價;對小區業主委員會年度(換屆)、公共收益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督促業主委員會履職盡責、物業服務企業守規履約。
三是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開展物業管理服務提升專項整治,在全市開展以住宅物業為主體的物業管理服務領域集中整治提升攻堅行動,圍繞“十整治、十提升”,全市共梳理、排查、整治住宅小區衛生環境、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服務不到位和不規范等物業管理問題18941個。開展物業管理服務“小切口”專項整治,制定小區車輛亂停和環境衛生管護不到位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全市共梳理、辦結民生領域物業管理“小切口”問題1600余件,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物業管理領域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消防、城管、公安等部門每月開展住宅小區內占用消防車通道常態化整治工作。組織開展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排查整治未按要求設置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582個,并建立問題臺賬,形成“檢查反饋-整改-復查-結果運用”的閉環式管理機制。
四是規范業主委員會履職。加強人選把關,將“兩代表一委員”、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符合條件的社區“兩委”成員及社區工作者等作為建議人選向業主推薦,由街道(鄉鎮)牽頭,社區、公安、信訪、物業主管部門等共同參與,對照負面清單對業委會候選人資格嚴格審核把關。規范履職行為,制定業主委員會履職正、負面清單,進一步推動業主委員會依法履職盡責;分類分級組織開展業主委員會成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今年以來,各級主管部門已舉辦培訓會28場次,對2800余人次業主委員會成員進行了培訓。強化履職監管,推動街道黨工委(鄉鎮黨委)組建由社區(村)黨組織、業主代表及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測評組或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定期對業主委員會及其成員履職情況進行評估,并及時將評估結果向全體業主公示。
五是發揮示范帶動效應。按照“皖美紅色物業”建設要求,舉辦全市物業管理行業崗位技能大賽,以賽促訓,錘煉物業精兵,全方位提升物業行業職業技能水平,夯實物業服務人員技能素質。在全市開展物業服務行業“喜迎黨的二十大,扮靚美麗新皋城”“慶七一、作奉獻、擦亮物業新名片”等活動,推動物業服務企業主動開展公益便民服務,拉近與業主的關系。全面推動“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創建,培育打造一批立得住、推得開、叫得響的“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全市已獲評省級“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5個、“美好家園”小區1個,擇優評選市級“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15個,進一步形成示范引領,增強輻射帶動。
六是創新管理治理堵點。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燃氣、水電、停車設施等專項民生實事推進,補齊老舊小區設施缺失或破舊、配套功能不全短板,夯實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制定無物業住宅小區管理工作方案,堅持分類實施、精準施策,推動全市38個無物業住宅小區“動態清零”;制定城區住宅小區停車管理意見,加強停車位和停車秩序的管理,對問題小區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整改措施,逐步盤點銷號,緩解小區停車“地上擠、地下空”矛盾;通過優化表決范圍減少表決難度、主動靠前摸排做好項目儲備、主動開展宣傳做好政策解答等措施,探索破解物業專項維修資金使用難題,全市累計使用撥付維修資金5108.9萬元,維修資金使用額度逐年遞增。
雖然我市物業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客觀地說,距離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市城管局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以物業服務為切入點,著力解決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一是完善誠信評價體系。加快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規范物業管理服務行為,構建“名副其實”質價相符的物業服務環境。發揮物業“紅黑榜”作用,對守信企業合理降低抽查檢查頻次,并積極向社會推薦;對嚴重失信的企業依法依規加以嚴管,必要時依法清退。二是強化各方主體協作聯動。充分發揮市、縣區“皖美紅色物業”建設聯席會議作用,引導各成員單位嚴格責任分工,抓好任務落實,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同的工作體系。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議事”機制。推動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下沉小區,開展蹲點包保,聯合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志愿者力量等共同參與小區治理和物業管理。三是推進物業管理服務行業提質增效。加強“紅色物業”隊伍培訓,完善分級分類系統化培訓體系,推動全行業專業化素質不斷提升。進一步建強小區黨支部,增強小區自治能力,加強物業行業黨的建設,推動物業公司黨組織建設,建立公司黨組織參與議事決策制度,打造“皖美紅色物業”六安品牌,推動全行業專業化素質不斷提升。
推動“皖美紅色物業”建設,提升住宅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是我們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有效途徑,是我們為居民營造更加舒適、便捷、美好生活環境的重要舉措。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努力,營造上下同步發力、各方積極參與、群眾關心支持的良好社會氛圍,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最后,再次感謝大家對六安市物業管理工作的關注和支持!謝謝大家!
答記者問:
提問1:小區車輛亂停和環境衛生管護不到位“小切口”專項整治的長效機制建立情況有哪些?
答:今年我們開展了物業管理領域的小切口專項整治,截至2024年8月底,累計排查“小區車輛亂停和環境衛生管護不到位”問題1945件,均已解決到位。為實現長效管理,我們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印發《推深做實“一抓實兩促進”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的若干舉措》(六組通〔2024〕11號),持續發揮小區業主委員會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聯合發改、消防等7部門印發《六安市加強城區住宅小區停車管理的意見》,加強機動車停放管理規范機動車停放行為,推進小區停車管理規范化。建立物業企業考核“紅黑榜”制度,指導各縣區開展住宅物業服務質量考核評價工作,按季度發布物業服務質量考核結果,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專項整治開展以來累計發布紅榜企業163家、黑榜企業60家,依法清退物業服務企業13家,處罰物業管理領域企業26家、處罰金額30.26萬元,推動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這項工作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提問2:目前我市仍有38個住宅小區沒有實施物業管理,請問下一步如何加強對無物業小區的管理?
答:根據市委、市政府實施民生實事工作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市城管局聯合市住建局、市消防支隊制定《2024年加強無物業住宅小區管理工作方案》,明確2024年全市38個無物業小區“動態清零”工作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屬地管理等原則,通過采取片區化物業服務、打包購買服務、國有企業托底、第三方服務、業主自管、公益崗服務等物業管理服務模式,多方籌措資金,加強小區管理等工作舉措,堅持分類實施、精準施策,推動尚未實施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向有基本物業管理過渡,推動無物業住宅小區由街道社區臨時代管向專業化規范化管理過渡。截至目前,已實現社區代管小區5個、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實施專業化管理小區24個。此項工作預計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





皖公網安備 34150102000050號